六安瓜片歷史悠久
六安產茶歷史悠久。據史書記載,六安茶始于唐代,揚名于明清。早在唐朝,大詩人李白就有了“揚子江原水,齊云頂茶”之贊語。宋代更有茶“精品”之譽。六安瓜片按品質分為名片和一、二、三級。成品與其他綠茶大不相同,葉邊向反面翻卷,呈瓜子形,自然光滑,顏色寶綠,尺寸均勻。六安瓜片應用開水沖泡。泡茶時,霧氣蒸發,香氣四溢;沖泡后,茶葉像荷花一樣,湯色清澈晶瑩,葉底綠嫩明亮,香氣爽口,醇美。六安瓜片也很耐沖泡,特別是二道茶香味更好,香氣濃郁。它產于皖西大別山茶區,其中六安、金寨、霍山三縣,因其外形如瓜子狀、塊狀,故稱六安瓜片。它最早產于金寨縣的齊云山,也以齊云山生產的瓜片茶品質更好,因此又稱齊云瓜片。
與其他檔次搞的茶相比,六安瓜片的采收時間晚了半個多月,而高山則晚了一些,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間。六安瓜片工藝獨特,長期流行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,生產工藝和品質口味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。這種獨特的采制工藝,構成了六安瓜片的獨特風格。六安瓜片的頭一道工序是采收。標準是多采一芽二葉,少量一芽三四葉;第二道工序是采摘片,將采摘的綠茶與茶梗分開。采摘片時,將斷梢上的初葉逐一取下,然后將第三葉、第四葉和茶芽一一取下,隨時采摘和油炸。頭一葉制“提片”,二葉制“瓜片”三葉制或四葉制“梅片”,芽制“銀針”;第三道工序的技術關鍵是炒葉。炒片出鍋后再烘片,每次烘葉量只有2-32,先先烘片,“拉文火”,再“拉老火”,直到葉霜出現,顏色翠綠對稱,茶香充分利用時,趁熱裝入器皿密封存放。這種茶不僅能解暑止渴生津,還有很強的助消化看病作用。明朝聞龍在《茶筆》中表示,六安茶最有效,因此被視為佳品。